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5|回复: 0

薄姓起源考

[复制链接]

24

主题

0

回帖

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0279
发表于 2014-2-20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薄姓起源考
水无源不成河,源远才能流长;木无根不为树,根深才能叶茂。溯本求源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薄氏家族的一员,近年来对薄姓的起源做了一些粗浅的研究,现将研究心得写出来与族人分享与交流。
一.薄与亳
薄,《说文解字》曰:“林薄也。一日蚕薄。从艸,溥声。(旁各切)译:薄为草木丛生密不可入。一说蚕帘为薄。形声字,艸为形符,溥为声符。”《吴都赋》刘注:“薄,不入之丛也”。《楚辞、九章、涉江》:“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注:“草木交错日薄”。杨雄《甘泉赋》:“列新雉于林薄”,注:“《广雅》曰:草聚生曰薄”。薄字正象草木交错状。
据此,中华民族史专家何光岳先生推测:“因野蚕往往于丛薄处吐丝结茧,古人受到启发,即把细树枝与禾本科草叶编织成粗厚的草席,便叫薄,也即蚕簾。以引野蚕到蚕薄上结茧,以便集中收茧。《礼记·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释文》:‘薄,簾也’。《庄子·达生》:‘高门县薄’,《释之》:‘簾也’。这种粗簾如用于置蚕结茧,则称为‘蚕薄’。《辞海》释“薄”:⑿“通箔。(1)帘子。《礼记·曲礼上》:‘帷薄之外不趋’。(2)养蚕的器具。《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司马贞索隐:‘谓勃本以织蚕薄为生业也’。”因此,何光岳先生得出结论:按姜姓薄人,乃以创造蚕薄而得名,而制薄地点应在山林草木交错地带,不可能在商邱之北的薄县,是平原地区。那么,炎帝族薄人制蚕薄当在今山西永济县南薄山,《穆天子传》:“登薄山翼轵之隥”。《史记·封禅书》:“薄山者,襄山也”。列为祭祀圣地。《括地志》:“雷首山,亦名薄山”。《山海经·北山经》:“虫尾之山,薄水出焉。”薄水当在薄山下。薄山正因薄人居此而得名。薄人后东迁至商邱薄城,到夏末时为商汤所并,后商汤迁都于南亳后,又封其支庶于此,仍以薄为国名。到武丁时,薄国东征东夷,又夺取姜姓逢伯陵之逢国故地,建立薄国,因其下属臣民多为东夷族,其语言多有语尾,故又叫薄国为薄姑,以别于姜姓薄国。且以布谷鸟叫声为“薄姑!薄姑”又按照鸟夷的图腾崇拜的习惯,以鹁鸪为图腾,有似今之国鸟。
由于蚕薄是迫蚕群集中在蚕薄上吐丝作茧,不再乱散地分布在林薄中结茧,极不便于收集,故薄含有迫之义。蚕薄,今转为蚕箔,箔是后起之字。《说文通训定声》:“薄,假借为迫”。(《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
薄人是否是炎帝族姜姓,后文将予论述,但薄人“乃以创造蚕薄而得名”的推想,似乎还是有道理的。
《姓氏考略》注“亳”云:“以地为氏。……有南亳、北亳、西亳……‘亳’亦‘薄’。见《汉书》。出河南。”《礼记·郊特性》:“薄社北牗,使阴明也。”疏“殷始都薄,故呼其社为薄社也。”《释文》:“薄,本又作亳”。历史学家丁山先生曾致力于古文字研究,他说:“博、薄、蒲、番、蕃五个字,汉初尚无刻定之形。”(《商周史科考证》)薄与博、蒲、番、蕃在古代是相互通假的,并且这些字都源于亳字。傅斯年先生在《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中写道:“亳字见于殷墟文字,当是本字,博、薄、薄姑等,为其音转。”
亳在《说文解字》释为:“京兆杜陵亭也,从高省,乇声。(旁各切)译为:亳义为汉代亭名,(亭为县以下的行政区,十里为一亭)在京兆杜陵县。形声字,高的省笔为形符,乇为声符。(杜陵县亭在今西安市东南。)按:亳作为地名,最古的是戎王汤的都城,故从高省为形符。但此译文史学界认为不妥。如已故的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曾说”京兆有亳亭一说,《史记》曾言及。《封禅书》记秦地诸祀有云:‘于社亳有三社主之祠。’《秦本记》云:‘宁公二年,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索隐》曰:‘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集解》引皇甫谧曰:‘亳王号汤,西夷之国,……非殷也。’据此,知周桓王时之亳王,乃西戎君长,不关殷事。其居京兆杜县,当有犬戎之乱,入据畿甸。西周盛时,断不容卧榻之旁,由人酣睡。意者殷克鬼方后,子姓有统帅戎人部落者,逮殷之灭,遂袭亳王之号,及周之乱,遂据杜县。无论此说当否,此乃后代事,不能据之以证商代之渊源。商人何来,固当以早年地理证之,亳人发迹之所在求之,若求之于八九百年后之地名,恐无当矣。(《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丁山先生认为甲骨文的“亳”字,“像小城之上筑有台观,所以保障人物安全的,是堡字的本字。”(《商周史料考证》)关于杜陵亭,《李灿·释亳》中认为“‘杜’应为‘社’,应为史书代代相传过程中的错刻字。社,社庙,祭祀的地方;陵,推土成高,社庙之用;亭,社庙之建筑。”于是有人有了新的解释:“京兆,十亿为兆,十兆为京,京兆极言高大,喻为高大吉祥之地,影响力远播的地方。”“‘亳’的本意是指巍巍京都,社稷所在地,是祭祀祖先,出征占卜祈祷的地方;引申比喻为树木环绕,吉祥富饶之地,影响力远播的地方。”《辞海》释“亳”:“古都名。商汤时都城。”《谷梁传·哀公四年》范宁注:“亳,即殷地。”殷本指盘庚迁殷后的商朝,后人泛指商朝为殷商,或直接称商为殷,如《史记》。百度百科对“亳”的解释是:亳字会意,字从京省,从宅变形而来,“宅”意为“本家”、“老家”,“京”指首都,“京”与“宅”联合起来表示“故都”,本义即故都,商朝都城。
有人在《新华网》上发问:“亳州之‘亳’从古至今,只有一用,代表着商代的都城。一个‘亳’字,千古一用,历经三千多年的沧桑,亳字也由此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特殊标示。古人为何单造一个字代表一个地方?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寓意和文化呢?”只要明白了“亳”与“薄”本是一会事,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亳字的甲骨文写法,正如丁山先生所说“象小城之上筑有台观”(《商周史料考证》),而亳字的含义,千古以来只有“商都”一义,所以我支持亳字从京省,从宅变的说法,而认为《说文解字》的译文是错误的。那么商人为什么把自己的都城命名为亳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亳是以创造蚕薄而得名的薄人(也就是亳人)创造的。因为人类是有语言在先,创造文字在后,薄人就把自己的京都“亳”字创造成了高台之上有亭阁的摸样。既然“亳”就是“薄”,那么“亳”字里面就包涵了“薄”字的寓意。
这里就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商的都城为什么是薄人创造的?商与薄到底是什么关系?
二、薄与商
古籍《潜夫论》(汉王符著)认为上古有薄国,又称亳,在今山东曹县东南,相传是炎帝后裔姜姓之后的封国。《姓考》云:炎帝之后裔有薄国,在宋地。《路史·国名记甲》云:“薄,今拱之考城东北有薄城,汉县,属山阳,本宋地。”罗苹注:“庄十二年盟薄者。预云:梁国蒙县北薄城,即此”。按《左传》庄公十二年,宋公子御说奔亳。南宫牛、猛获帅师围亳。杜预注:宋邑,蒙县西北有亳城。杨伯峻注:亳即僖二十一年与哀十四年之薄,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45里。僖公二十一年:楚执宋公以伐宋。冬,会于薄以释之。哀公十四年:请以鞍易薄。薄为宋景公邑,距宋都商丘甚近。《汉书·地理志》山阳郡薄县。臣瓒曰:汤所都。王国维《说亳》云:“是汤所都之亳亦有四说,余案瓒说是也。山阳之薄,即皇甫谧所谓北亳,后汉以薄县属梁国,至魏晋并罢薄县,以其地属梁国之蒙县。故谧云蒙为北亳者,浑言之,杜预于庄十一年(应作二十年)传注云:蒙县西北有亳城,则析言之,蒙西北,即汉山阳郡薄县地也(今山东曹州府曹县南20余里)”。《读史方舆纪要》卷33曹州:曹县蒙泽城,亳城在县南20里,曹南山之阳,旁有蒙城。又卷50归德府商邱县亳城,在府西北,杜预曰:在蒙县西北,故汤都也。春秋时宋邑。定十年(应作庄十二年),公子御说以宋万之乱奔亳,亦曰蒲。《左传》哀十四年,桓魋请以鞍易薄。宋景公不可,曰:“薄,宗邑也。“
据此,今山东省曹县东南夏商时有亳城或薄国是史实,但这个薄国是《潜夫论》所说的炎帝后裔的薄国呢,还是“汤所都”的亳呢?何光岳先生似乎是找到了完善的答案:“据此,亳即薄,又叫北亳,为商汤兴起之地。故其先为炎帝姜姓的一支薄国所在地,到夏末为商人所并。后商汤迁南亳,而北亳之薄,成为其子姓亲族的封地,可能成为子姓薄国。到商王武丁强盛,用武力开拓疆域,薄国因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一支逢国,建国于今山东博兴县,又称薄姑国。”(《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上古有薄国,在今山东曹县东南”,史料证据确凿;但“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只是“相传”而已,缺少史料佐证。何光岳先生的文章以《潜夫论》的传说为依据,推测出“故其先为炎帝姜姓的一支薄国所在地,到夏末,为商人所并”,有点欠妥。而“汤都亳”是回到其祖宗的地盘却是有案可稽,铁证如山的。太史公的《史记·殷本记》载:“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也就是说商人从始祖契到成汤,经过八次迁徙,又回到了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
契是商的始祖,是帝喾的儿子,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授予司徒之职,封于商,赐子姓。这是商祖的开始。《水经注·渭水》引《世本》曰:“契居蕃”。丁山先生认为契所居蕃“是亳字音伪”(《商周史料考证》)。金景芳先生考证:“契所居之蕃,从音韵学的角度而论,与亳、蒲古音同,可以通假,‘契居蕃’就是‘契居亳’,即‘燕亳’之地,也在北方”(《商文化起源于我国东北说》)。
追根溯源,“亳”作为都城的历史,遥远在前,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亳就作为帝喾的都城。中国古书上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把‘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称为五帝。帝喾是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因扶佐颛顼有功,被封于高辛(今商丘市南),三十岁时,代颛顼为帝,都于“亳”,因兴于高辛,史称高辛氏。说明“亳”,五帝时代就已经存在,也有研究者认为亳就是帝喾所创造。“帝喾是商人的祖先,生活范围主要在孟渚泽畔(今河南商丘、虞城以北,山东单县、曹县一带,古代地势低洼,称为孟渚泽),曾建都与亳(今曹县境内)”。(王震中《商族的起源及其早迁徒》)。如此推算,“亳”的历史更为久远。帝喾乃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之一,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的人文氏祖。国学大师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写道:“汉以前人相传黄帝、颛顼、帝喾为华夏祖先,当是事实。”
汉韩婴著《韩诗外传》载:昔者桀为酒池槽堤,纵靡靡之乐,而牛饮者三千。群臣相持而歌:“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于亳,亳亦大兮!”又曰:“乐兮乐兮!四壮娇兮,六辔沃兮,去不善兮,何不乐兮!”伊尹知大命将去,举觞造桀曰:“君王不听臣言,大命去矣,亡无日矣。”桀相然而抃,盍然而笑曰:“子又妖言矣。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也。”于是伊尹接履而趋,遂适于汤,汤以为相。可谓适彼乐土,爰得其所矣。诗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这个故事讲伊尹去夏入商,帮助商汤打败夏桀,建立了商朝。诗“趣归于亳,亳亦大兮”中的“亳”就是《潜夫论》所说的今山东曹县的“上古有薄国”。
汤居亳,史有明文记载,但商汤所居之亳究竟在何地,却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大难题。《辞海》注解:“亳,古都邑名,商汤时都城,共有三处。1)今河南商丘东南,相传汤居于此,又名南亳。2)商丘县北,相传诸侯拥汤为盟主于此,又名北亳。3)在今河南偃师县西,相传汤攻克夏时所居,又名西亳。灭夏后,还都北亳。汤所都之亳为南亳。”史学界基本认可这三亳之说。何光岳先生在《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一文中说:“《书》所称三亳者,蒙县之北为北亳(即今曹县之古薄国),汤所兴;谷熟之亳曰南亳,汤所都;偃师之亳为西亳,汤所迁也。”傅斯年先生《夷夏东西说》指出:“鲁有亳社之遗,可知亳者乃商人最初之国号。国王易其居,而亳易其地,原来不是亳有好几个,乃是亳王好搬动。或者有亳社之地皆可称亳。王国维君证汤之亳为汉山阳郡薄县(今山东曹县境),以《左传》哀公十四年,‘宋景公曰,薄宗邑也’为证,其说至确。”傅斯年先生以宋景公之言作证,是因为周朝有政策“兴灭国,继绝世”,宋是商王后裔的封国。
综上述,显而易见,汤是回到祖宗的居地,“从先王居”,而不是兼并了炎帝姜姓后裔的薄国。
《谷梁传·哀公四年》“亳社者,亳之社也。”范宁注:“亳,即殷也,殷都与亳,故谓亳社。”“社”,古代指土地之神。
相传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句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二十五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被封为土地神,也叫社神。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称之为“后土”。
“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社”与“土”本来就是一个字,后来加上“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祀的神坛也称为“社”。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被尊为五谷之神,自周时与社并祀,合称“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上古之时,建国必先立社。《白虎通·社稷》云:“王者何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敬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郑玄亦云:“国中之神,莫贵于社。”
“亳,即殷也,殷都于亳,故因谓之亳社”(《谷梁传·哀公四年》范宁注)。殷本来是指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称南亳,《史记》称殷墟)后的商朝,后人泛指商王朝为殷商,或直接称商为殷,如司马迁的《史记》。商人的国都曰“亳”,商人社祀的地方叫“亳社”,商人的王称为“亳王”,足见傅斯年先生“可知亳者乃商人最初之国号”的论断是正确的。
何光岳先生《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据《说文解字》云:“薄,林薄也,一日蚕薄”推断:“按姜姓薄人,乃以创造蚕薄而得名,而制薄地点应在山林草木交错地带,不可能在商邱之北的薄县,是平原地区。那么,炎帝族薄人制蚕薄当在今山西永济县南薄山……薄山正因薄人居此而得名。薄人后东迁至商丘薄城,到夏末时为商汤所并。”
何先生的推论似很有道理,但蚕薄一事又与商人非常重视蚕桑相合。中国是最早养殖蚕桑的国家,桑树在古代被视为神树,“桑梓”作为家园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色。“扶桑木是太阳树,而太阳是古华夏民族所崇拜的宇宙神和始祖神。因此,在古华夏民族的宗教中,象征扶桑木的桑树就成为一种受到崇拜的生命之树。这种象征太阳神的桑树,常常被种植在一个神圣的祭坛周围,这个祭坛名字叫‘社’,而桑林也就成了‘社林’。”(何新《诸神的起源》)而把桑林称为“社林”的“社”就是“亳社”。亳社在史料中多次被称为“桑林之社”,在商代,有社必有桑林,有桑林必有社。
在《诗经》和诸多历史文献中,曾多次出现桑林与亳社,最早,也最著名的例证是成汤的桑林祷雨。《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于是剪其发,磨其手,自以为牺,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黄甫谧《帝王世纪》:时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当杀人以祷。”汤曰:“吾所以请雨者,为民也,若以人祷,吾请自当之。”遂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祝曰:“无以予一人之不敏,伤万民之命。”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欤?宫室崇欤?女谒盛欤?苞直行欤?馋夫昌欤?”言未已,大雨数千里。岁则大熟,天下欢洽,遂作桑林之乐,名曰《大瀋》。
以此看来,创造蚕薄的薄人是否就是崇拜桑林的商人,因为也有人主张,商族发祥于山西永济一带。在神话传说中,最早教导人民养殖桑蚕的是黄帝的元妃,也就是正妻嫘祖,因此嫘祖被奉为桑蚕之神,享受后人祭祀。《山东阳信县志》记载:阳信“商时为薄姑氏地”,“土人追思立祠,以祀之。今讹为‘蚕姑庙’,每岁正月之望,游人骈集,祷赛甚盛。”当地相传“先有薄姑祠,后有阳信县”。阳信县自薄姑建国兴农桑始,盛产丝绸,久负盛名的“信绸”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不知何时,“薄姑祠”被讹传为“蚕姑庙”,“薄姑”被讹传为“蚕姑”,被养蚕人供奉。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联想到,帝喾是黄帝的曾孙,这创造蚕薄的薄人会不会就是帝喾的先人,因此帝喾才把自己的都城命名为“亳”(即“薄”)。
傅斯年先生说:“鲁有亳社之遗,可知亳者乃商人最初之国号。”这“鲁有亳社之遗”应当就是《潜夫论》所谓今山东曹县附近“上古有薄国”。这个薄国就是史学界所称的“北亳”。《史记·殷本记》:“契封于商”,《世本》曰:“契居蕃”。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说:契居蕃“盖有商丘而迁”,表明契被封于商,后迁于蕃。丁山先生认为,契居蕃即亳字音讹。《帝王世纪》载“帝喾都亳”。《史记·殷本记》载“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契是商的始祖,帝喾是契的父亲,亳为帝喾所创建,这足以说明“汤始居亳”并非如何光岳先生所联想的“故其先为炎帝姜姓的一支薄国所在地,到夏末,为商人所并”,而确实是“从先王居”。因此,建立曹县古薄国的并非炎帝后裔姜姓,而是黄帝的曾孙帝喾。黄帝的元妃嫘祖被奉为桑蚕之神,桑树被商人视为神树。何光岳先生关于“薄人,乃以创造蚕薄而得名”的猜想,不无道理,但这以创造蚕薄而得名的薄人不应是炎帝的姜姓后裔,而应是黄帝的后裔,甚至应是黄帝的先人。帝喾因是薄人后裔,其创造的都城才被称为“亳”。
从各种史料来看,“亳”早于“商”,正如傅斯年先生所说:“可知亳乃商人最初之国号”。商的国都曰“亳”,商人社祀的地方叫“亳社”,商人的王称“亳王”,故《谷梁传·哀公四年》范宁注:“‘亳’亦作‘薄’”,《礼记·郊特牲》释文“薄,本又作亳”。以此推论,商与薄本来就是一回事,商就是薄,薄就是商,那以创造蚕薄而得名的薄人,或许就是我们远古的先人。如此看来,《万姓统谱》记载薄氏为古商部落族人发展壮大的一个分支“商诸侯薄姑氏之后”,并非空穴来风,薄氏后人尊商汤为得姓始祖也并非攀龙附凤,胡乱认祖归宗。
三、薄与薄姑
既然薄人是商人的一支,那么薄人又是什么时候独成一氏族的呢?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家没有明确的论述。我还是赞成《万姓统谱》的说法,薄氏独成一族当自薄姑方国开始。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山东曹县上古时有薄国,那是帝喾所建,后为商人之都,并非薄氏之亳。而“薄姑”,那却实实在在是薄人的。关于“薄姑”的来源也是众所纷纭。我们仅举几种影响较大的说法来看一看。
一、熊盈说。李白凤先生在《东夷杂考》中说:“蒲姑即熊盈,乃商周赢姓氏族中的一部,崇拜一个似熊非熊的动物,薄姑之称乃由其居处所在薄丘得名。”“‘熊盈’二字本来读作‘薄姑’,古史的作者仅知北殷东夷以叛,而东夷又以徐、奄、薄姑最强大,或因不识‘熊盈’即‘薄姑’,系同音异字,所以在徐、奄、熊盈以外又别书‘薄姑’”。又说:“薄姑是少昊之‘渤国’(即‘薄姑’),”李白风先生的说法看似是有道理的,但细品又有自相矛盾之疑。李文中薄姑的来源就有好几个,一说由其居所在薄丘得名,二说‘熊盈’即薄姑,三说因爵位为‘伯’而名,四说因面渤海,而称‘渤国’(即薄姑),不知以哪种说法为准。
二、瑶族说。郑宗泽在其《蒲姑国的族属》中说:“商代蒲姑国和蒲姑部落名称的语源是瑶族祖先所沿用的先民氏族部落名。即然蒲姑国和蒲姑部落的名称是由瑶族祖先所沿用的先民氏族部落名称译音演变而来,那么蒲姑部落当然也是瑶族的先民氏族部落的后裔。”众所周知,瑶族是由服繁重徭役的徭人而来,殷商时期的诸侯国怎么会以徭人的名称来命名呢?
三、菔弓说。常兴照、张光明在《商奄·蒲姑钩沉》一文中写道:“菔弓氏族       其实就是殷周之际的蒲姑氏族。其先后聚于潍淄流域,因崇拜弓箭以及其附属物,并呼其族为菔弓,扭转易字为蒲姑。”何光岳先生曾论至:至于春秋时。称良矢为僕姑,《广韵》云:“《字林》曰:镤钴,鲁矢,《左传》做仆姑”。《左传》庄公十一年:鲁庄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杨伯骏注:“仆姑,其义不可强求。其实,鲁以矢名仆姑,正是东夷族薄姑人的特制矢,用以射鸟。东夷族善用弓矢著名,故薄姑人所制良矢便被鲁人叫做仆姑。”可见是以族名名矢,而非以矢名名族。
四、鸟族说。何光岳先生在《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一文中说:薄国“因其下属臣民多为东夷族,其语言多有语尾,故又叫薄国为薄姑,以别于姜姓薄国。且以布谷鸟叫声为‘薄姑!薄姑!’对按照鸟夷的图腾崇拜的习惯,以鹁鸪为图腾,有似今之国鸟。”这种说法引起许多人的响应,甚至有人曾说少皞鸟部落下的爽鸠氏族就是薄姑族的祖先。《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国大夫晏婴对齐景公言:“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而何光岳先生在其同一篇文章中也曾讲:“到商王武丁强盛,用武力开拓疆域,薄国因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一支逢国,建国于今山东博兴县,又称薄姑。”
五、音转说。傅斯年先生提出一个假设,认为蒲姑来源于“亳”的因转,“‘蒲姑’两字,正当‘亳’之一音。亳字见于殷墟文字,当时本字,博、薄、薄姑等,为其音转,以声类韵部求之,乃极接近。此虽未能证明之假说,却颇值得留意”(《民族与中国古代史》)。张富祥先生认为“薄姑即亳姑,又作蒲姑、薄吾、番吾等,本由商人宗邑的薄社之名转来,并无诸多曲折”(《东夷文化通考》)。王震中先生在《商族的起源及早期迁徙》中指出:“文献上这些古地名中的‘博’、‘薄’、‘番’等字,以声类韵部求之,可能都是‘亳’字一音之转。”“至于两字名的‘薄姑’、‘蒲姑’、‘蒲吾’与‘番吾’中的‘姑’和‘吾’两字,一为见纽,一为疑纽,都是舌根音,发音部位相同。所以‘蒲吾’、‘番吾’也就是‘薄姑’。……‘亳’字的古音仍保存于日本,日本的吴音读‘亳’为(daku),与‘薄姑’俩字音极为相近。”
前四种说法,都是以假设薄姑族为东夷的土著为前提,但是《左传·昭公二十年》清楚而又系统地记载了齐地的因代关系:“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薄)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这是史籍中对齐地因代关系最早也是最系统的记载。之后,所有史籍方志有关此类记述,皆源于此。从这段权威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薄姑国在薄姑氏到来之前,从来没叫过薄姑,薄姑氏被灭亡后也不叫薄姑,正如社预注所言:“蒲姑氏,殷、周之间代逢公者,”亦如何光岳先生所说:“薄姑因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一支逢国,”(《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由此可以推断,薄姑族并非齐地东夷土著,而是东征而来的征服者。因此,前四种说法都站不住脚。而第五种说法---音转说,论证了“薄姑”是由“亳”音转而来,说明了这些征服者来自于“亳”。
何光岳先生在其《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中论及:据此,亳即薄,又叫北亳,为商汤兴起之地。故其先为炎帝姜姓的一支薄国所在地,到夏末,为商人所并。后商汤迁南亳,而北亳之薄,成为其子姓亲族的封地,可能成为字姓薄国。到商王武丁强盛,用武力开拓疆域,薄国因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一支逢国,建国于今山东博兴县,又称薄姑国。薄姑,亦作簿姑,《汉书·地理志》琅琊郡姑幕,注:“或曰簿姑。应劭曰:左氏传曰薄姑氏”。又作亳姑,《书序》:“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注:苏氏曰:亳姑,薄姑也。”
关于何光岳先生的论述,前文已经论及,山东曹县之薄国,并非炎帝后裔姜姓所建,而是黄帝后裔帝喾所建,后为商汤兴起之地。契是商的始祖,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授予司徒之职,封与商,赐子姓。何光岳先生说“后商汤迁南亳,而北亳之薄;成为其子姓亲族的封地,可能成为字姓薄国”。薄国本非姜姓所建,子姓薄国较为可信。
何光岳先生又说“到商王武丁强盛,用武力开拓疆域,薄国因东征东夷,而取代炎帝姜姓的一支逢国,建国于今山东博兴县,又称薄姑国。薄姑,亦作簿姑。”“薄国东征东夷,又夺取逢伯陵之逢国故地,建立薄国”(《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史有此事,但并不发生在商王武丁时期,而是在商王太戊时期。《竹书纪年》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夏、商、周编年史。《竹书纪年》记载“太戊,城薄姑。”说明薄姑诸侯国在太戊时期已创建都城。根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丁比太戊相差十三代,晚了二百多年。《史记·殷本纪》记载“帝太戊,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看来太戊时期商也是强盛的,东征东夷,由薄姑取代逢伯陵是可信的。
《晋书·束皙传》载:“初太康二年,汲君人名不准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其《纪年》十三篇,记夏以来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当时出土的简书计七十五篇,十万多字,《纪年》是其中十三篇,因用竹简写成,故称之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记载:“太戊,城薄姑。”明代嘉靖后出现的《今本竹书纪年》更进一步明确:“(太戊)五十八年,城薄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所谓“城薄姑”的“城”是动词,是诸侯国创建都城。据北宋易学家邵雍所著《皇极经世》中商代年表,列汤至帝辛28帝,公元前1766----公元前1122年,共645年。太戊列第八位,在位时间公元前1637年----公元前1563年,太戊五十八年为公元前1578年。应该说这一年是薄姑方国的开始。
薄姑方国今何在?历史文献多集中在博兴一带。1936年版《博兴县志》古迹篇云:“蒲姑城,《通志》作薄姑,又作姑棼。在县南十五里柳桥庄。”1996年版《山东省志·文物志》载有“寨卞遗址”:“以商周时期为主的遗址,兼有龙山文化及战国至汉代遗存。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卞村北1公里处。”1996年版《滨州地区志》载寨卞遗址:“位于博兴县寨郝乡寨卞村北1公里处,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3米,经钻探发现16万平方米的城址遗存。采集的龙山文化陶器多为夹砂褐陶、黑陶和红陶,……商周遗物有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豆等。据考,此为薄姑国故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一带还有东门、南门等村名。博兴县幸福镇立有“薄姑方国祭天处”石碑。
何光岳先生在《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一文中说:《水经注·济水》:“济水又经薄姑城北。《后汉·郡国志》曰,‘博昌县有薄姑城。’《地理志》曰:‘吕尚封于齐郡薄姑。薄姑故城在临淄县西北五十里,近济水’。史迁曰:‘胡公徒薄姑’”。杨守敬疏:“此当是陆澄《地理书》。……‘郡’字当‘都’字之误。《史记·齐世家》‘武王封师尚父于营丘’,后‘胡公徒薄姑’,最为可据。……《方舆纪要》:(薄姑故城)在博兴县东北十五里”。说明薄姑国之地即在此,古来皆无异议(《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惠民县麻店公社大盖村发现了商朝墓葬,省文物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断定大盖商墓为《武定府全志》所记载的“薄姑塚”,就是薄姑国君墓,命名为“大盖遗址”,1977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阳信县志》载阳信:“商时薄姑氏之地。”阳信曾有薄姑祠。为旧时阳信八景之一。当地人常说:“先有薄姑祠,后有阳信城。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其所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中说:“薄姑地望正合于当年济水之入海口,是当时河海大港无疑。”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李象润先生认为:“薄姑国殷商末年应建制和经营古漯水和古济水入海处的广大区域,大体四至应当是西到河(黄河),北到海,东到纪,南到时水。”(《滨州文史》)第五辑)。滨州市曾邀历史学家与考古专家举办了“薄姑与滨州历史文化论坛活动”。多数专家认为薄姑氏族主要活动区域在泰岱至渤海岸边一带,活动范围因时有大有小,但其中心区域在古济水入海处,境望近似于老渤海区。有专家认为,渤海就是因为薄姑氏族在其周边居住而得名。
薄姑方国建在古齐水的入海口处。古齐水就是后来的济水,再后来的大清河,是当时中原文明流向大海的航运通道。薄姑城建在齐水入海口处,成为“当时之河海大港”。薄姑国享有渔盐之利,重视农桑生产,很快就成为东夷最强盛的诸侯国。历史考证得出结论,商后期殷都安阳的渔盐等海产品和史官所用龟甲,大都是由薄姑城经齐水运输上来的。李白风著《东夷杂考》中说:“当时薄姑国为东夷之首。”
至武王伐纣时,周与商在牧野进行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写到“纣师虽众,皆无战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据历史学家考证,这些“倒兵以战”的商军多数是东夷人,而薄姑人的倒戈成为纣王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薄姑氏算是周的功臣,封国得以保存,实力进一步壮大。
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施行“兴灭国,继绝世”的礼治制度,封商纣王子武庚(《史记》中称禄父)在殷都为殷侯,并封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于殷之东、西、北为卫、鄘、邺,以监视殷侯,史称“三叔监殷”。武王崩,成王即位。“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史记·周本纪》)“周公讨之,三年而定。”薄姑氏与武庚同为商汤后人,所以薄姑国起兵支持四国叛乱。因此,周公平叛后,薄姑国遭到了灭国、毁社、迁君、徙民的最严厉惩罚。一九二四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现存于美国旧金山博物馆的舆方鼎,是周朝初年为周公平叛胜利专门铸造的青铜鼎,其铭文对此有明确记载:“唯周公于征伐东夷、丰伯、尃古咸灭。公归荐于周庙。戊辰,饮秦饮,公赏贝百朋,用作尊鼎。”铭文中的“尃古”即是“薄姑”。《汉书·地理志》云:“殷末有薄姑氏,为诸侯。至周成王时,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尚父,是为太公。”
《史记·周本纪》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平定武庚叛乱时是周公为主帅,而东伐淮夷时,已是成王亲征,周公为师,薄姑已被周公灭掉,才能迁奄于薄姑,所以有人认为奄即薄姑是错误的。《尚书正义》记载:“成王既残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己灭奄,而徒其君及人臣恶者于蒲姑。蒲姑,齐地,近中国,教化之。”“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言将徒奄新立之君于蒲姑,告召公使此册书告令之。”“《礼》天子不灭国,诸侯有罪,则杀其君而择立次贤者,故知所徙者言‘将徙奄新立之君于蒲姑’也”。由此可见,薄姑国遭到了比奄国更严厉的惩罚。
薄姑国之所以受到灭国、毁社、迁君、徒民的最严厉惩罚,历史学家判断原因有二。一是周王朝惧怕薄姑国的强大,“当时薄姑国为东夷之首”(李白风《东夷杂考》),“蒲姑地望正合于当年济水之入海口,是当时之河海大港无疑”(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薄姑国有渔盐之利,重视农桑,“又是一个文化相当发达的氏族”(李白风《东夷杂考》),特别是牧野之战中薄姑人的倒戈扭转了战局,周王朝十分重视商王朝灭亡的教训,“殷鉴不远”(《诗经·荡》),周王朝害怕自己成为殷纣王第二。二是薄姑国是齐国的近邻,当时“太公之封齐地,亦为方百里也”(《孟子·告子》)。而薄姑国自泰岱至渤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怎不让足智多谋的姜太公垂涎觊觎?但单靠当时齐国的力量是打不过薄姑国的。说薄姑国助武庚叛周,并无确凿证据,而以此为借口,借助周公的力量消灭了薄姑国,恐怕就是姜太公的智慧了。薄姑国被灭后,迁到薄姑的奄国也没逃脱灭国、毁社的命运,很快就被消灭了。《汉书·地理志》云:“少皞之世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逢公伯陵,殷末有蒲姑氏,皆为诸侯国,国此地。至周成王时,薄姑与四国共作乱,成王灭之,以封师尚父,是为太公。”姜太公终于如愿以偿,薄姑国的地盘划归齐国,齐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左转·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管仲对楚使说:“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师。’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西周在其漫长的统治时间里留给后人的文献多是对历史的歪曲。殷纣王帝辛被描述成一个残暴凶狠,荒淫无耻的昏君。毛泽东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南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郭沫若说:“商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学家抹杀了。……这件事,有近年来的殷墟卜辞的探讨,才渐渐的重见了天日。”(《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齐国是灭薄姑的最大受益者,当时老谋深算的姜子牙还健在,为什么在灭薄姑和残奄这样的大事中对姜尚及其齐国只字未提?有历史学家推断:“有一点可以肯定,姜子牙及其齐国在灭薄姑中绝对没有闲着,他们肯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许他们的行为并不怎么光明正大,才讳莫如深吧!”(《滨州历史与民族文化论坛》《从商周间三次大战看薄姑氏之历史地位》)历史学家李白风先生在《东夷杂考》中评价薄姑氏族:“我国古代典籍中消失的几乎无影无踪的这个部落氏族,有着比其他各氏族消失的更彻底的感觉。它是最古老的古代氏族之一,又是一个文化相当发达的氏族。”
薄姑方国于商太戊五十八年(约公元前1578年)建国到周成王三年(约公元前1040年)周公东征被灭国,共存在了约500年,历史不可谓不悠久。薄姑国以悲壮的场景结束,其族人走上漫长而艰辛的逃亡之路。
四、天下无二薄
薄姑国被灭亡后,消逝在一切正史的记载之中,化作了商周文明史上一个巨大的烟雾迷团。但可喜的是,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的历史学家从历史文献和新出土的文物考证中寻找到了薄姑遗族四方逃散,生生不息的蛛丝马迹,为我们部分地还原了薄姑氏族的历史悲壮之歌。徐中舒先生的《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郑宗泽先生的《蒲姑国的族属》和何光岳先生的《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徙》等都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现将何光岳先生的有关文段抄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薄姑亡后,遗族四散,有一支北迁阳信县,《山东通志》卷35疆域志三、古迹二,阳信县有“古蒲姑氏墓,在县东南四十里,为蒲姑一支北迁者。”后又北迁至河北宁晋县薄落亭。《续汉书·郡国志》:巨鹿郡婴陶有薄落亭。又“安平国经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薄落亭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南。《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历经县古城西,水故有津,谓之薄落津”。又平乡县有落漠水,又名流垒河、刘累河、牛尾河,《太平寰宇记》谓即“古薄洛津”。薄落当为薄姑氏落业于此而得名。随着周朝亲族燕、邢等国的强大,薄人又继续绕渤海湾北岸东迁入今辽宁盖平县东北的薄落铺。而薄的一支北发曾迁于辉发河,又伯力,即唐勃利州,皆与薄人所迁有关,见拙著《番人、番寓的来源和迁徙》,这里不必重复。而因薄人初居于博兴,在渤海南岸,后又循北路沿渤海北迁。又绕渤海北岸转入朝鲜半岛,又处于渤海东岸,薄人三千年历史都是环渤海沿岸移动的。所以,薄人称这个海为渤澥,也叫渤海,因薄与勃同音,勃加水而为渤。渤海意即“薄人的海”。以后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就因其国民中混有大量的薄人成分。所以,翦伯赞说:“我以为殷族与渤海沿岸诸文化民族,不仅有着某种文化上的关系,而且有着人种上的关系”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薄人正是殷人的一个强大的支族。
薄人除一部分留居东北,与后来兴起的肃慎、濊貊、夫余、靺鞨、高句丽相融合。另有一部分薄人则继续渡过鸭绿江迁入朝鲜半岛,今平安北道南部有博川郡,忠清北道北部有甫川里,又叫薄川里,全罗南道济州海峡中有甫吉岛,江华湾有惠音岛,忠清南道西有蒲地里,平安南道有普林,两江道中北部有普天,都与薄人迁徙居地有关。留居朝鲜的薄人,后来则融入朝鲜族。还有一部分薄人则渡过朝鲜海峡和对马海峡,迁入日本列岛,如富士山、浦和、东京附近的浦部,浦安、浦贺。富士吉田,北海道的浦幌、普代、富良野,这些地名,当与薄人迁入有关。今日本有薄氏、薄田氏、薄井氏、薄木氏、薄野氏、薄云氏、薄衣氏、薄元氏、薄叶氏、薄墨氏、薄金氏、薄尾屋氏等,也与薄人后裔的各支派有关。
鲁国所俘虏的一部分薄姑人,则迁入平阴县落姑,《春秋》闵公元年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沈钦韩《春秋左氏传地名补注》卷二引《汇纂》注以为在东平州平阴县界,“按落姑即薄姑,声之缓耳,在青州博兴县东北十五里”。杨伯峻注:“落姑,《公羊》、《谷梁》作‘洛姑’,落、洛字通。落姑,齐地。顾栋高谓在今山东平阴县境,沈钦韩则谓落姑即薄姑,在今博兴县东北十五里,未知孰是”。《路史·国名纪己》说:“落姑,按《春秋传》落姑,齐地。姓书:落姑氏”。罗苹注:“或云鲁地,鲁大夫采(邑)”。落姑不论为齐地博兴也好,鲁地平阴也好,这个地名总与蒲姑人分布有关。
而薄姑的一支南迁江苏宁睢县蒲姑陂,《左传》昭公十六年:“齐侯伐徐。……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杜预集解:“蒲隧,徐地。下邳取虑县东有蒲姑陂”。《续汉书·郡国志》:“下邳国取虑:有蒲姑陂”。王先谦《集解》:“前汉县,属临淮。……《一统志》:‘故城,今徐州府睢宁县西南。’《竹书纪年》载周武王十六年秋灭薄姑。成王三年,伐奄,灭薄姑;成王五年,王在奄,迁其君于薄姑”。故《书序》说:“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都《成王政》。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也说明蒲姑被周武王、周成王二次灭亡的原因,正是因为《尚书大传》里所说的“奄君、薄姑谓(武庚)禄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成王)尚幼矣,周公见疑矣,此世之将也,请举事”。即班固所说的“薄姑氏与四国共作乱”。说明了周二次灭薄姑的过程,第一次可能迁于博山,而薄姑人死伤重大,今章丘县有春秋齐邑博陵,后改博平。齐姜太公俘薄人则迁其民于博,《左传》哀公十一年:“公会吴子伐齐,克博。”汉置博县,在今泰安市东南。而第二次灭薄姑,则防止他们再次起来叛乱,便把薄姑遗民迁于睢宁的取虑县蒲姑陂。所以徐文靖《统笺》谓:“《郡国志》下邳取虑县有蒲姑陂。《书序》‘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迁其君于蒲姑,’即此”。顾颉刚认为:蒲姑“有一部分流居于取虑的。到春秋时,取虑是徐国之地,当然蒲姑的统治者早已他迁,或是被灭。”正因为这个原因,蒲姑人为了生命,被迫又再继续南迁于吴县。
梁履绳《左通补释》卷7说:“蒲隧,徐地,下邳取虑县东南有蒲如陂”。《路史·国名纪巳》谓:“蒲如,商侯国,其地,有蒲如氏。(杜)预云:‘下邳取虑东南有蒲如城。’《春秋》蒲隧,或云即薄姑,盖其分也”。蒲如与蒲姑,篆书相似,是蒲隧当即蒲如,亦即蒲姑。梁氏又说:“东海昌虑县东有蒲乡”。《日讲春秋解义》云:“蒲隧在江南虹县北,即古取虑也。……昌虑县,为今山东兖州府之藤县。据此,则蒲姑人从齐地蒲如南经滕县之蒲乡而到睢宁西南之蒲隧(蒲姑陂)。又因徐人之迫,再南渡长江迁到安徽当涂市南十里薄阳,北魏于此置薄阳县,可能系吴灭徐后,迁蒲姑人居此。
吴国后又迁蒲姑人于常州市西南六十里姑幕城。《读史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姑幕城条,引《祥符图经》:“晋陵县西有傅落城,或曰即古幕城,音也”。傅落即薄落之讹。说明傅落也与蒲姑有关系。而《越绝书》卷2《吴地传》载吴都姑苏府近有“蒲姑大冢,吴王不审名冢也,去县三十里。”当为薄姑首领的墓地。可能为吴国自无锡梅里迁都于姑苏时,把蒲姑人征调来建筑城墙。广东博罗县与薄落同音,广西有博白县,也可能为南迁蒲姑人的分布之地。
薄姑人还有一只西迁,甘肃平凉县峒崆山,又叫薄落山,《淮南子·坠形训》说:“泾出薄落之山”,即此,唐曾于新疆西境置薄知州,这或是薄姑人有一支西迁者,与蒲戎同族邻居。
有一支南迁江苏睢宁即吴县,春秋初年被吴国所并。而子姓宋国大夫封于河南薄邑,为薄氏。《左传·杜预注》:“梁国蒙县北薄城,宋大夫因食邑以为氏者,云商诸侯薄姑氏之后。”《左传·哀公十四年》:桓魋请以鞍易薄。宋景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为什么别人拿城池来换都不可的殷商祖庙所在的祖宗之地能封给宋大夫为食采之邑呢?西周实行礼制,《礼》:“天子不灭国,诸侯有罪,则杀其君而择立次贤者。”四国之乱被平息,武庚被杀后,周王朝把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地和殷遗民的一部分封给商纣王的遮兄微子启,以奉祀商殷。微子封于商丘,爵位宋公,这就是宋国的由来。因为宋大夫是薄姑氏之后,薄姑氏为商人一支,宋大夫与宋公同为子姓商人后裔,可谓同宗同祖,所以才得以“宋大夫食采于薄,后以为氏。”其实这位食采于薄的宋大夫本来就是薄氏,无所谓“后以为氏”。
何光岳先生在《繁博的迁徙及薄姑各支裔姓氏考》中说:“薄姑之后,分为薄姑氏、薄氏、亳氏、博氏、繁氏。而鲜卑族薄野氏、薄奚氏也成为薄姑氏的分支。”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薄奚氏与流转到雁门的薄氏融合为薄姓。雁门一代为薄氏聚居最多的地区。《唐贞观八年条举氏事件》载:“代州雁门郡三姓有薄氏。”薄氏望族多出自雁门,后来雁门成为薄姓的郡望。至今利津老家薄姓人家过年贴春联。总爱在大门上书写“雁门世泽”四字。
写到这里,薄姓起源的脉络已基本清楚。何光岳先生“薄人,乃以创造蚕薄而得名”(《薄姑的来源及其南迁》)的说法虽然有很大猜想的成分,却也有些道理。但为什么这些创造蚕薄的薄人是炎帝后裔,而不会是黄帝后裔,甚至是黄帝先人呢?曹县之亳为帝喾所创建,是子姓商人的国都,而非炎帝后裔姜姓之国,薄姑实为商亳之一支。春秋时以食邑为氏的宋大夫是薄姑后人,后转为薄姓的薄奚氏等少数民族,实为薄姑灭国后流亡出去的遗民。因此,家乡前辈老人经常说的“天下无二薄”是正确的。
对于薄姓起源,一般倾向于源出有四。一是据《潜夫论》所云,“姜姓后裔有薄氏”,上古有薄国(在山东曹县东南),又称亳,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为姓,称薄姓。二是据《万姓统谱》记载,薄姓是“商诸侯薄姑氏之后”,“得姓始祖,商汤。”三是据《左传·杜预注》,春秋时,“宋大夫食采于薄,后以为氏。”四是少数民族姓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薄奚氏改为薄氏”;另据《东观记》载“蜀郡缴外羌有薄氏”,据《晋书》载“晋世北羌有薄氏”。现在看来,这四源皆出于一源。《万姓统谱》云:薄姓是“商诸侯薄姑之后”,此说不谬。薄姑氏是商族的一支,薄姓尊商汤为得姓始祖是源出正本。蚕薄一说猜想多于史证。山东曹县“上古有薄国”,为炎帝后裔,“姜姓之后”,只见传说,并无史料佐证;而薄姓是薄姑氏后裔,薄姑族是商族一支,却是证据确凿的。契是商的始祖,赐子姓。帝喾是契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因此,薄姓理当是黄帝后裔,子姓之后,而非炎帝后裔姜姓之后。
时光流转,岁月沧桑,屈指数来已应有至少四千多年历史。薄氏后人生息繁衍,人口总数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遍布全国各地。薄氏后人中也出现过不少杰出人才,如春秋时卫贤人薄疑、汉文帝之母薄太后、宋代书法家薄绍之、明代兵器专家薄珏、明代直臣薄彦冰、现代革命家、政治家薄一波等。
五、洪洞寻根
“战国中后期,宋国与卫国俱被灭,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于今江浙间地。汉薄姬之父即今江苏苏州(吴)人,薄昭封侯,其子薄戎奴、孙薄梁均世袭。”(《姓氏考略—薄姓—姓氏渊源》)《史记·外戚世家》载:“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汉使曹参等击掳魏王豹,以其国为郡,而薄姬输织室,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一幸生男,是为代王。”“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议立后。疾外家吕氏强,皆称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孝文皇帝,而太后改号曰皇太后,弟薄昭封为轵侯。”从这里可以看出,刚刚平定了诸吕之乱的汉王朝,选择新皇帝时对其母家是非常重视的,代王刘恒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大臣们“皆称薄氏仁善”是非常关键的。汉文帝刘恒登基后,封母亲薄姬生活过的村庄为薄太后村,视为舅家。这个村庄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薄村。这个薄村也就是山东利津县薄姓始祖薄庸在洪武二年迁出的村子。
民国版利津县《薄氏族谱》记载:“始祖讳庸,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东南十五里薄村迁来利津县樊家寨,遂以姓各庄。”洪洞县城东南十五里,与今曲亭镇薄村方位、距离完全相符。民国六年版孙奂仑修《山西省洪洞县志》卷八建置志载薄村属三乡口。卷七舆地志、古迹载:“汉薄太后故里,今名薄村,史记·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吴人,死山阴,因葬焉,母亦前死,葬栎阳北云云,此云故里恐不确,姑存旧说云。”“姑存旧说”,说明民国以前的版本对薄村为薄太后故里早就有记载。民国六年版《山西省洪洞县志》说“此云故里恐不确”的根据是《史记·外戚世家》关于薄太后父母的葬地及“父吴人”的记载。薄太后的父亲是吴人,但其母却是“魏王宗家女”(《史记·外戚世家》)。民国六年版《山西省洪洞县志》卷二沿革表记载:洪洞县战国时为魏国,秦时为河东郡,并注“始皇帝二十二年,虏魏王假,二十七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汉时为河东郡,并注“高帝三年韩信、曹参虏魏王豹,定河东五十二城,初置郡。”薄太后的父母都有姓无名,只知其父系吴人,姓薄氏,其母魏媪是故魏王宗家女。“媪”(ǎo),辞海有两种解释:①老妇人,②妇人的通称。《史记·卫将军膘骑列传》:“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司马贞索隐:“媪,妇人,老少通称。”魏媪也就是说一个姓魏的妇人而已,并非名字。薄父是吴(今江苏苏州)人,而魏媪是魏国(今山西临汾)人,两人的家乡相隔千山万水,是怎么相遇而相爱的呢?想来是战乱之中颠沛流离,一对青年男女因而千里相会。“始皇帝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虏魏王假(《山西省洪洞县志》)”,魏国被秦始皇灭掉,作为“故魏王宗家女”的魏媪便走上了逃亡之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什么地方魏媪遇到了薄父,史无记载,有人推测他们是在山阴相遇。两人相爱后,生下了薄姬、薄昭一双儿女,不幸薄父却撒手人寰,孤立无援的魏媪把他葬于山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了张楚政权,魏豹的哥哥故魏国宁陵君魏咎投奔陈胜。陈胜派魏人周市攻打下魏地,欲立周市为魏王,周市坚辞不受,“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听到魏咎复国的消息,魏媪带着一双儿女,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魏国。但不久魏又被秦将章邯击破,“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史记·魏豹彭越列传》)。魏宗室成员又走上了逃亡之路。可能这时魏媪带着两个孩子不便远行,就带着薄姬、薄昭姐弟俩住到了洪洞县薄村。章邯破魏后,“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魏豹作战勇猛,收复魏地,立为魏王,当然在魏媪眼里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这时薄姬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魏媪就把她嫁给魏豹。也就是《史记·外戚世家》所云“及诸侯畔秦,魏豹立为魏王,而魏媪内其女于魏宫。”
后来魏豹叛汉被灭后,刘邦“见薄姬有色,诏内后宫(《史记·外戚世家》)”。公元前207年秦亡后,次年正月项羽大封诸侯,封司马欣为赛王,都栎阳。前208年8月刘邦用韩信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击败章邯,司马欣降刘。11月刘邦建都栎阳。栎阳成为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大本营。栎阳曾做过刘汉初期的都城,且去长安城不远,前200年刘邦迁都长安,其父刘太公前197年崩于栎阳宫,葬于栎阳北原。薄姬已成为刘邦的嫔妃,“薄太后母亦前死,葬栎阳北”就顺理成章了,不足以成为薄村是“汉薄太后故里”的反证。“薄太后,父吴人”,也许不能说薄村就是她的故里,但她在这里生活过应是可信的。当时兵荒马乱,在危难之时其母拉扯着她姐弟俩来到薄村(也许当时并不叫薄村)。薄姬与薄昭在这里长大,善良的乡亲们对患难中的魏媪母子有所照顾。薄姬对祖籍苏州(吴)并无印象,于是就把薄村当做自己的故乡。薄姬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是个大孝子,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登基后封母亲念念不忘的“故里”为“薄太后村”也是可信的。当时的薄村很可能不叫薄村,也不一定有薄姓人家。现在的薄村估计也没有多少人姓薄,因为何光岳先生发表于1994年的《薄姑、薄人的来源与迁徒》中统计数字显示:“今薄氏分布,山西较多,临汾市87人……”,洪洞是临汾市下属的一个县,就算整个临汾市的薄姓都集中在薄村,充其量不过87人。薄村之所以叫薄村,可能就是缘于汉文帝赐名“薄太后村”吧。
中国古代在外做官的人都有告老还乡,叶落归根的传统。远的不说,清代诸城刘家,五代为官,三公二相,刘统勋、刘墉父子声名显赫,其后人大都还是在诸城。既然薄太后认定了洪洞县薄村是自己的故乡,当然薄村也就是其弟薄昭的故乡。洪洞县薄村的薄姓人家有可能是薄昭的后裔。据《史记·孝文本纪》记载,吕后死后,诸吕之乱被平,众臣商议拥立其母家“薄氏仁善”的代王刘恒为皇帝。刘恒不知是福是祸,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去长安打探。薄昭见了太尉周勃等人,得知迎立代王为帝属实,刘恒才放心地到长安登基。薄昭因此出任车骑将军,封轵侯。薄昭之死,《资治通鉴·汉纪》载:“(汉文帝)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至于薄昭为什么杀汉使者,正史中并无记录,只是在后人的演义故事里越说越玄。特别当今一些人借题发挥,电视剧更是越编越离谱,以至于薄昭成为了一个“依仗权势,无恶不作”的国舅爷。其实《资治通鉴·汉纪》中也说“夫薄昭虽素称长者”,也就是向来被称为有德行的人。也有人认为文帝杀薄昭,是借鉴吕氏之乱,恐儿子景帝受外戚掣肘。薄昭死后,其子薄戎奴继轵侯。薄戎奴死后,其子薄梁继位,但薄梁继位后当年因事被免,轵侯国被撤销。薄梁因何事被免,史亦无载,有人推测是否与景帝时薄皇后被废有关。薄梁被免后,薄梁或薄梁的后人是否有人回到薄昭的“故里”薄村,已无证可查,但是自山西洪洞县薄村迁出的薄庸是薄昭后人的几率还是有的。
十四世纪中叶,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元朝统治者的野蛮征服和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反抗四起。朱元璋为平定天下连年征战。天灾人祸,致使中原地区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据史书记载,豫、鲁、皖、苏之民十亡八九。远离战火的山西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明朝建立后,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发展生产。中原地区人烟稀少,严重缺乏劳动力。明朝统治者把移民屯田的目光,投向了人口稠密的山西,人口最多的洪洞县(洪洞县至今仍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首当其冲,空前绝后的大移民在这里发生了。
你可以问一问当今的山东人,他们的祖上大部分都是自山西洪洞县迁来。据1931年编纂的利津县《薄氏族谱》记载:“始祖讳庸,自有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东南十五里薄村迁来利津县樊家寨,遂以姓名庄。”这就是山东利津县薄家庄的由来。
薄家庄现有居住人口近三千。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逐渐减少,不少人下洼垦荒种田(黄河每年填海造田,当地人称近海信淤积的土地为洼)。为了耕种方便,他们在自己开垦的土地上建造房屋,逐渐形成村落。跟自己的老祖宗一样,这些村落都以姓命名。如:薄家屋子、薄家窖、薄家扣子、薄家嘴等。自薄庸始,其后裔已传至27世,约四千人。薄姓已成为利津县的大姓,县直各单位几乎都有姓薄的。且东营、滨州两市,所有姓薄的都出自利津县薄家庄。至今,这里的薄姓是保持着同姓不通婚的习俗的唯一姓氏。
笔者为撰此稿,查阅了不少资料,感触颇多。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薄人步履蹒跚从远古走来,有辉煌,有苦难,为华夏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薄氏后裔继承前人优良传统,爱族爱国,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大步迈向光明的未来。完稿时,思绪难平,得诗一首,以为结束。
汤王革命兴亳社,薄姑方国立东方。
薄氏不薄底蕴厚,远溯夏商源流长。
山东利津县薄家庄二十一世  薄万安
二零一四年一月于滨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hinabo.org

GMT+8, 2024-12-27 18:20 , Processed in 0.12970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薄家!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